尤其筆譯,無論你接到的任務是漢譯英,還是英譯漢,是專業稿件,還是通用稿件,在翻譯的過程中,都必須聚集自己所有的能量,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把稿件做到最好。
表面看來,你不過完成了一次翻譯任務,但不知你意識到沒有,你所得到的遠不止于此。
首先,通過翻譯實踐,你的翻譯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。經驗在于積累,真知源于實踐。所謂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。”
一名譯者,無論他的翻譯理論有多么高深,讀了多少本翻譯著作,如果從來不曾實踐過,就很難想象他會翻譯出高質量的譯文。
就像騎自行車,不結結實實地摔幾個跟頭,就無法迎風向前;就像學游泳,不下到河里去,嗆幾口水,就難以搏擊風浪。
翻譯過程中所遇到的溝溝坎坎,以及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是你寶貴的財富,是你通向成功殿堂的墊腳石。
小至一個單詞、一個專業術語怎么查找,大到一個復合句怎么拆分、析義,再到一段文字怎么理順、調整,都是一個由生到熟,由懵懵懂懂到信手拈來的過程。
有人說,在通過二級筆譯后,需要翻譯至少十萬字,才能完成由生手到熟手的轉化。
我個人覺得,這個因人而異。如果某位考生在通過二筆之前,已經有了大量的翻譯實踐,那么,他就不需要這么多練習。但確實有人天資聰慧,在通過二筆之前,從未接過正式的翻譯任務,或者接得很少。
但無論如何,新手在剛剛進入翻譯行業,開始翻譯比較正式的文字資料時,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,這是在所難免的。
不用怕,沒有人一出生就是無所不能的翻譯大師,大膽接活,用心翻譯就是了。
做到了這一點,時間就是你的盟友,隨著翻譯量的逐漸增加,你的經驗和自信也隨之增長,而且永遠是正增長。這樣一來,翻譯服務過程便成了你拿著薪酬的學習和培訓進修過程。

第二,通過翻譯,你的輔助軟件應用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。所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
在高度信息化的當今世界,翻譯已經進入了電子軟件輔助翻譯時代,那種紙筆翻譯時代一去不復返了。
作為一名翻譯,如果不能熟練應用電腦、文字處理軟件,不能運用互聯網和電子字典進行有效的搜索和查詢,就難以實現快速和準確的翻譯。
尤其一些翻譯公司還要求譯者熟練使用塔多思、雅信等專業翻譯記憶軟件。這些軟件的熟練使用,不僅使翻譯的速度和準確度大為增加,而且使譯者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實際上,翻譯資格考試中的紙筆作答方式,的確有點跟不上形式的發展了。電子考試取代紙面考試勢在必行。在翻譯實踐中,該應用哪些翻譯軟件,依個人的喜好和需要而不同,但電子詞典和網絡是不可或缺的。
我尤其喜歡電子詞典的屏幕取詞功能,有了它,翻譯和修改變得輕松而有趣,而網絡則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搜索功能。我最愛谷歌和百度搜索,不敢確定的外國人名、地名,經過搜索,往往可以找到理想的翻譯方式。
至于機器翻譯是否可用,我的看法是:不管你是否用了機器翻譯,你都必須仔細認真地進行修改校正,過分依賴機器翻譯必將導致翻譯的失敗,因為即使目前最優秀的機器翻譯,其正確程度也很難超過百分之五十。
再者說了,如果機器翻譯奏效的話,客戶和翻譯公司何必花錢找你呢?自己用機器翻譯一下不就得了?但話又說回來,機器翻譯也并非毫無用處,起碼可以為你的人工翻譯提供一些思路和啟迪,有時還可以為你省去一些文字輸入的麻煩,所以關鍵是怎么使用。
那天筆者在網上看到某翻譯公司的一則招聘啟示,說使用機器翻譯的譯者請繞道走,很顯然,由于某些譯者在接受翻譯任務后,直接使用機器翻譯應付了事,因此寒了這家公司的心。

第三,通過翻譯實踐,你的譯風譯德得到了進一步提高。任何行業都有其特定的職業道德要求。
醫生是救死扶傷,教師是教書育人,而翻譯的職業道德便是準確翻譯,及時交稿。
在任何領域,成功的關鍵都無非是信譽二字。要想在翻譯領域謀生,或者做出一番成就,就必須遵守譯者的職業道德。
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是一張無言的招牌,會讓成功變得不言而喻、近在咫尺。對于一名譯者來說,除了具備高超的翻譯能力外,還必須勤奮認真,高效守時。
翻譯公司也好,出版社也好,每一項翻譯任務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和時間要求。
不折不扣地貫徹這些要求是譯者的職責。有時某些要求近乎苛刻,但作為譯者,要么接受,要么拒絕。
但一旦接了,就應該照約完成。這些要求有時是質量上的,有時是時間上的。
就我個人而言,我一般不接自己能力達不到的稿件,比如一些專業性特強的,不接自己不感興趣的題材,不接時間特別緊的稿件。但對于所接受的每一次翻譯任務,都視同一項神圣的使命。
我覺得這是維護自己翻譯信譽的關鍵。試想,如果你在商業翻譯過程中出現了術語和數字等錯譯,給客戶造成了損失,損壞了翻譯公司的信譽,他下次還會再找你合作嗎?
試想,在給出版社翻譯的圖書中,錯字連篇,語句不通,他下次還會再找你翻譯嗎?所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自尊自律的翻譯道德會給你的事業插上翅膀,讓你在翻譯天地里大顯身手。
第四,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,通過翻譯實踐,你的思想境界和知識修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。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”又曰:“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。”
翻譯不同于一般性的純粹的閱讀,翻譯資料的多樣性和翻譯工作的深入性,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成為一個“百事通。”
作為一名譯者,你永遠無法預料,下一次翻譯任務會是什么題材,會講些什么事情。
而這正是翻譯工作的一個迷人之處。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接受挑戰和樂于接觸新鮮事物的人,翻譯這一職業則恰好對你的胃口。有些翻譯任務會來得讓你感到驚訝,有時甚至會讓你心驚肉跳。在某種意義上說,翻譯的過程就是翻天覆地、翻云覆雨、翻江倒海、翻山越嶺,越是具有挑戰性,你就越想去征服它。
在此過程中,你不僅享受了翻譯的激情帶給你的震撼,而且接觸到了很多以前你從不曾涉足的知識領域。
筆者偏重于文科,諸如公司簡介、人物簡介、網站材料、錄音材料、部門文件、論文等等,但不可思議的是,我也曾翻譯過幾十萬字的機械類專利文摘。
那可是密密麻麻的機械專業術語啊,不也攻克了嗎?我也曾為國際中醫研討會翻譯過會議材料,那可是公認的難啃的骨頭。在以上翻譯過程中,我學到了不少有關機械和中醫的新知識。
如果不是因為翻譯的緣故,我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知識?;叵肫饋?,這些都給我帶來了成長的快樂,讓我引以為自豪。
而最讓人難以忘懷和獲益良多的當屬圖書翻譯。大凡出版部門決定引進的國外圖書,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,大都是國外的暢銷書,有著較高的人文思想價值或科學價值。作為一名譯者,接受這些書籍的翻譯任務,可謂一種極大的幸運。
因為這不僅意味著你的大名將和眾多重量級大師的姓名并排在一起,出現在書籍的封面上,更因為在翻譯過程中,你將直接進入他們的情感和心靈,領略他們創作這些書籍時的思想和激情,分享他們獨一無二的智慧和創造。
如果說,原創過程是煉石成金、化蛹為蝶,那么,翻譯過程便是讓金子變一種形狀,繼續閃光,讓彩蝶換一種姿勢,繼續飛舞。
但金子的光芒要同樣美麗,彩蝶的舞姿須照常迷人,這就要看譯者的修為了。
譯者的這種地位是無可取代的,因其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和使命,須極其小心謹慎地操筆捉刀,不可有絲毫的懈怠和閃失。要想把原作的每一個細微之處、作者的每一縷溫熱的呼吸和情感的溫度把握得恰到好處,就必須和作者心相連、情相通,把原作徹底地消化進去,只有這樣才能還原出一部不走樣的譯作。
俗話說:“教學相長,”在這里應該是“譯學相長。”一本好書的翻譯過程不啻一種精神享受,一次心靈的碰撞和感應,一種再創造的喜悅和一種自我實現的豪邁。
一本書翻譯完了,譯者本人也得到了充實、更新和提高,如同經歷了一次血與火的洗禮,對待事物的看法會變得迥然不同。
這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和回報,也是吸引譯者義無反顧地投身翻譯事業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到目前為止,筆者翻譯過兩類圖書:心靈哲學和勵志。盡管稿費不高,但卻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,極大地豐富了我的思想和心靈,提高了我的境界和修養。僅此一個簡單的理由便足可以使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,因為,這正是我想要的。